来源: 日期:2025-01-11浏览:次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成功完成一例颈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时救治了一位高位颈椎重度损伤的患者。
63岁的覃爷爷在自家房子屋顶上干活时,不小心踩空,从三米多高的屋顶上摔下,头部先着地,当即感到颈部疼痛难忍,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当地医院救治,由于情况特殊,当地医院建议转院至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
接诊后,经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者颈椎、胸骨、肋骨等多处骨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第一颈椎(寰椎)骨折,如不及时进行手术稳定骨折,可能会压迫到脊髓,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第一颈椎,位于头部和脊柱的连接处,上接颅骨,下接枢椎,位置极其特殊,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骨组织精细,且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不仅要保证置入螺钉的精准度又要巧妙地避开重要组织结构,因此,植入螺钉时要求必须一次成功,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第一颈椎手术又被称为脊柱高难度的手术之一。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加上一侧椎动脉先天性细小,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手术难度。术前,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医院副院长韦仁杰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骨科技术主任卢长巍主任医师、脊柱骨病外科主任覃兆捷博士带领手术团队进行多次病例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行天玑机器人辅助下颈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经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手术团队通过三维C臂机,精准的规划螺钉进钉路径和螺钉规格、确定方向和角度,随后沿着机器人预先设定的置钉路径,精确到达预定位置,并且术中机器人系统能够实时进行导航和校正,确保 螺钉的正确放置,避免对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术中出血仅50ml,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河池市人民医院是在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桂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拥有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医院,有了它作为辅助利器,对于复杂、高难度的骨科手术将更有保障,这也标志着该院外科手术正式步入智能化、精准化的新时代,截至目前,河池市人民医院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200多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级别,它不仅能大幅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还能大大减少出血量和疼痛感,加快术后的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透视次数,降低患者和医生所受的放射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