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河池市人民医院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中国麻风节”宣传义诊活动

来源: 日期:2025-02-06浏览:

2025年1月26日是第27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活动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月24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在门诊综合大楼前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中国麻风节”宣传义诊活动,引导社会公众了解麻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消除歧视和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麻风患者和治愈者的良好氛围。皮肤科、感染性疾病科、全科医疗科等科室共计20名医务志愿者参加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志愿者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板报、使用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发放防治麻风病相关知识折页等,义诊氛围浓厚。医务志愿者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普及防治麻风病的知识,讲解各年龄段的皮肤健康知识,免费为市民群众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皮肤镜检查等,并结合检查结果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导。

本次义诊活动共发放健康宣传手册1000余份,现场健康教育300余人,免费测量血压150余人次,测量血糖100余人次,提供健康咨询及诊查100余人次。通过开展宣传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科学防治麻风病的关注度,从而关心关爱麻风病患者和防治人员,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

健康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亦被称作“汉森氏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医学界曾将麻风病、梅毒与结核病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麻风病由麻风分枝杆菌引发,该细菌主要攻击人体的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以及眼睛。

二、麻风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不过,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

三、麻风病的主要症状

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病情逐渐发展后可以出现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溃疡等。

四、麻风病能治疗吗?

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并不可怕。过去,由于许多麻风病患者未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出现令人恐惧的畸残面容,这是人们害怕麻风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方案,患者可直接在家接受治疗。用药1天后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风杆菌,多菌型病人规则服药2年、少菌型病人服药半年即可治愈,并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复发。

五、如何预防麻风病

提高认识:虽然麻风病在我国已经较为少见,但仍需提高警惕,特别是高发地区的人群。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勤洗手、洗脸、漱口,尽量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麻风病患者的皮损和飞沫。同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个人抵抗力。

早期发现与治疗:一旦发现麻风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传染和致残风险。

切断传播途径:对确诊的麻风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以消除传染性。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了解,消除歧视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