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河池市人民医院:防控校园结核 守护青春健康

来源: 日期:2024-03-26浏览:

今年的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加强校园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学生健康、维护校园稳定,3月22日下午,河池市人民医院组织感染性疾病科青年文明号、医院感染管理科等专家到河池市卫生学校开展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活动现场,义诊专家从结核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防治等方面给学生们科普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活动还以体格诊查、知识问答、发放宣传读本、免费测量血压和结核菌素皮肤筛查(PPD试验)等多种形式展开。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学习气氛浓厚。

此次义诊宣传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在校师生更加深入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守护师生健康,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形成“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的良好氛围。

参加义诊宣传的医务人员有20余人,参加义诊咨询师生1000余人,发放宣传读本、宣传资料1000余人份,参与知识答题300余人次,免费测血压200余人次,接受体格诊查200多人次,行PPD皮试100余人次。

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可累及人体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肺部(即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经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另外,肺结核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随风扬起,导致含有结核杆菌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人体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

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5%-10%。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后不发病的人,也不会传染他人。

四、哪些人容易得结核病?

容易患结核病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

以下人群容易患结核病:

①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抵抗力弱的人群;

②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核病;

③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④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时也易发生结核病;

⑤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

五、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接种疫苗。卡介苗在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孩子长大后,接触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如果本人抵抗力较弱,则很可能从外界传染新的结核杆菌。研究显示,成年后再重新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及结核发病的作用很弱。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3.在肺结核高发季节、在相对密闭空间有聚集情况、与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等情况时,记得佩戴口罩。为了他人的健康,肺结核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