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惊险!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河池市人民医院行微创介入栓塞术挽回生命

来源: 日期:2024-04-07浏览:

颅内动脉瘤常被称为“隐形的不定时炸弹”,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一旦破裂,病残率或死亡率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冷血杀手”。

近日,一位58岁的患者突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生死一线之际,河池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时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精准“拆弹”,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俞阿姨(化名)因突发意识障碍6小时余,被急诊120送至河池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接诊医生立即为患者完善颅脑CTA检查,再结合相关病史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双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有明确手术指征。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一种,它会突然发生,短时间内极容易多次出血,如果不及时解除这颗“不定时炸弹”,短期内再次破裂会危及生命安全。

手术中

“时间一分一秒都耽搁不起。”神经外科团队立刻针对患者病情讨论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病情危重,手术风险极大,医护团队与患者家属沟通,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相关风险。在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手术如期进行。

在麻醉科及介入导管室的密切配合和监护下,神经外科手术团队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发现患者颅内动脉的“炸弹”。颅内动脉壁薄如蝉翼,手术医生小心翼翼地将比头发丝还细的弹簧圈通过微导管传送至动脉瘤腔内,精准制导,平稳地将弹簧圈依次填进动脉瘤腔内,直至填满,经过2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神志清醒,病情明显好转,未遗留疾病相关并发症及后遗症,目前患者已治愈出院。

据神经外科医生介绍,颅内动脉瘤成人患病率约为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在40岁以上比较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风险极大,致死率高。如果早期采取筛查手段(例如颅脑CTA或MRA等),一旦发现脑动脉瘤,并及时积极治疗,可获得治愈性的治疗效果。

1.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并非肿瘤,顾名思义,是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尤其是血管分叉处的异常扩张,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有点类似肿瘤的样子,所以称之为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就像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因为不知何时会破,一旦破裂,死亡或病残率极高。

2.颅内动脉瘤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时,常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在一些诱因下(比如:劳累、熬夜、酗酒、便秘、情绪激动等)就可能破裂出血,此时患者会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全身出冷汗,颈部僵直等,轻者可能短暂神志模糊,重者陷入昏迷状态,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