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产后腰痛、下腹坠痛?河池市人民医院盆底康复治疗解决产后妈妈“难言之痛”

来源: 日期:2025-03-05浏览:

30岁的杨女士产后半年反复出现腰痛,且伴下腹坠胀不适及同房疼痛,痛得厉害的时候,整晚都难以入睡。每次疼痛时贴膏药及口服药物都没办法缓解疼痛,缓一阵后又开始疼痛,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产后的这种病症成了杨女士的难言之痛,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盆底康复治疗室进行治疗。产科覃柳春主管护师在盆底评估检查中发现杨女士盆底肌高度紧张,盆底有多个触痛结节,按压时引起了杨女士剧烈的疼痛,并放射到腰骶部,可能是患有“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产科主任梁禅玉表示该诊断需要进行盆底影像学检查,并对患者的进行详细的症状询问以及体格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确诊为“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后,医护人员给杨女士制定了治疗方案。通过盆底肌筋膜指法放松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专业的康复治疗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我觉得疼痛明显减轻,腰也不痛了,下腹坠胀感也消失了。”杨女士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表示肯定。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究竟是什么疾病?它到底是怎样造成的?怎样去干预和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女性盆底疼痛那些事!

什么是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这是一种影响许多产后妈妈的常见问题,它主要源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的紧张、炎症或损伤。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持续的下腹部疼痛、盆腔不适、性交疼痛以及排尿或排便功能的改变。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发生因素: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可能受到过度拉伸或撕裂,导致炎症和疼痛;

2.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期间和分娩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影响盆底肌肉和筋膜的弹性和功能;

3.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产后长时间卧床或缺乏适当的运动也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紧张和功能下降;

4.其他因素:如慢性便秘、长期咳嗽、重体力劳动等也可能增加盆底肌肉和筋膜的负担,从而引发疼痛。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哪些干预方法?

1.物理治疗:指导进行盆底肌肉放松练习、拉伸运动和深层组织按摩,以减轻疼痛和恢复肌肉功能。

2.药物治疗:在疼痛严重或影响日常生活时,医生可能会开具非处方止痛药或局部抗炎药来缓解症状。然而,由于药物可能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心理治疗:对于因疼痛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心理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并减轻疼痛。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减轻盆底肌肉和筋膜的负担。

如何预防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生?

1.孕期保健:在怀孕期间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和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有助于预防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2.分娩后恢复:分娩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锻炼,避免过度使用盆底肌肉。超重和肥胖可能增加盆底肌肉的负担,导致疼痛和不适。

3.控制好体重,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维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减轻盆底肌肉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