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 正文

河池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持续性房颤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

来源: 日期:2023-07-28浏览:

近日,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持续性房颤7年的患者开展“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标志着河池市人民医院又攻克了一项射频领域的治疗难题,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上更高台阶,填补了市内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空白,为广大的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多年房颤、心律失常,严重影响生活

74岁的岑先生(化名)因“反复胸闷、心悸7年余”入院,曾经在外院多次复查,诊断为“心律失常 持续性心房颤动”,而后持续予药物治疗,但效果差,房颤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为进一步诊治,岑先生到河池市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查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

酒精消融治疗,巧解患者“心”病

针对岑先生的病情,电生理团队进行全面评估。“采用“2C3L+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是一种更好的治疗选择。”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杨德志副主任医师说。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是利用OTW球囊将无水酒精注射至该静脉内进行化学消融,以干预异位节律细胞,干预LOM自主神经节,提高二峡阻断率及环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

术中,团队首先通过介入导管确定Marshall静脉位置,送入OTW球囊,随后将无水酒精注射至该静脉内,以达到化学消融的目的,再完成射频消融,对二尖瓣峡部进行了彻底阻滞。术后心电图显示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不再感到胸闷、心悸。经过2天的治疗,岑先生好转出院。

房颤致残率高,需早发现早治疗

据心血管内科医生介绍,持续房颤容易引起脑栓塞、心力衰竭等很多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一直是心血管内科比较棘手的疾病。射频消融等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使得持续房颤的治疗得到飞速发展,但是二尖瓣峡部的隔离率一直偏低,这也是持续房颤相对容易复发的原因,而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极大的提高了二尖瓣峡部隔离率,提高了持续房颤射频消融的治疗成功率。

二尖瓣峡部依赖型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发生于房颤患者基质消融手术中。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心内膜的pouch,冠状动脉的散热效应,心肌厚度以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一些二峡无法阻断的情况。此外,许多病人还需要经过冠状静脉窦消融来进行二峡的阻断,这可能导致冠状静脉窦走行曲折而难以实现,同时还会导致冠状动脉的损伤。目前的研究中,无水酒精的注入可以导致患者房扑的减慢或终止。

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在房颤的射频治疗中属于一项先进的技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有效避免了导管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度引发的心脏穿孔,减少导管消融的手术并发症,为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思路,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更多长程持续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解决“心”病。

团队介绍

心血管内科是河池市规模最大、综合技术力量最雄厚、抢救设备最先进的心血管病专科,是2010年广西首批通过国家卫生部准入的25家心脏介入诊疗治疗医院之一,是河池市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技术人才小高地,是河池市第一家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评审的单位,是河池市临床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单位。科室由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组成。拥有两间现代化的介入导管室,两台进口大型C臂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治疗仪、临时起搏器、除颤仪、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科室率先在河池地区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射频消融术等,其中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是科室重点诊疗项目,对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三支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诊疗技术已达到广西区内先进水平,此外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经血管心脏射频消融术、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左心耳封堵、永久起搏器置入术、ICD与CRT植入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ICE指导下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术、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

均为河池市唯一能熟练开展的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填补了河池地区诊疗技术的空白。

专家介绍

唐秀革,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人民医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河池市首批特聘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西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广西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常委,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主席团成员,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学术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河池市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池市人大代表,第九届广西青年联合会委员。2014年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河池工匠”荣誉称号,主持《冠心病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观察》获河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荣获“河池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池市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人才小高地负责人,第六批拔尖人才。曾于北京安贞医院进修学习。对心血管内科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具有丰富经验,率先在河池市范围内开展冠脉造影术、支架置入术、临时/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心封堵术。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

梁承院,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曾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进修心血管内科学及冠脉介入,目前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院校级科研项目1项,在省级及国家级发表论文10余数篇。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科研素质,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三支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诊疗。

杨德志,河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曾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管室进修学习。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2篇。

专业特长:熟悉心律失常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诊治,尤其擅长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疾病的介入治疗,能独立完成DDD、希氏束起搏、CRT-D等起搏器手术,可独立完成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掌握心腔内超声(ICE)、Marshall无水酒精消融、左束支区域起搏等心律失常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