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疗技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技术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一家亲

来源:河池市人民医院 日期:2020-09-15浏览: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一、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四个特点是民族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特征。

二、民族之最有哪些?

亚洲的民族总数在1000个以上,大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个洲;南非科伊桑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他们已经存在了超过10万年;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共有250个;世界上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缅甸的布岛族,全世界仅存有约200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其人口超过10亿。

三、我国的民族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四、我国的民族关系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相互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 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五、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 享有相同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

2.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 取得胜利的保证。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 情 同手足。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 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 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 做好民族工作, 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 促进各民 族的共同繁荣。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践证明,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 做好民族工作, 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 是推动少 数民族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 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

8.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影响,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地位平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教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