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5-03-06浏览:次
2025年3月的第2周(3月9日-3月15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AI协同护航,共防青光眼盲”。在“世界青光眼周”期间,河池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推出免费青光眼基础筛查活动,呼吁大家保护眼睛,远离青光眼!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10日至3月16日
活动地
河池市人民医院总部院区
2号楼一楼眼科门诊
活动内容
免费青光眼基础筛查,包含视力、眼压测量、前房深度评估(裂隙灯)、眼底照相(每日限10名,参与者需提前预约)。
活动电话
0778-2278720
那么,关于青光眼,您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压超过了眼球所能承受的范围(正常眼压值为10-21mmHg),压迫到了视神经,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最后导致不可逆的失明。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部分类型的青光眼由于发病隐匿性强,早期不影响视力,患者无明显眼痛、眼胀等症状。等患者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故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青光眼的危害远超想象
悄无声息:慢性青光眼像“温水煮青蛙”,早期可能仅轻微眼胀、视力模糊,常被误认为疲劳。
视野缺损:从周边视野开始缩小,严重时如同“管中窥豹”,最终失明。
急性发作可致盲:突发眼痛、头痛、恶心呕吐,24-48小时内可能彻底失明!
高危人群有哪些?
1.有青光眼家族史;
2.视力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远视;
3.长期熬夜、过度用眼、情绪波动大;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5.年龄>40岁。
早期信号别忽视!
1.看灯光有彩虹光环(虹视现象);
2. 夜间视力下降;
3.眼睛胀痛伴头痛;
4.频繁更换老花镜仍看不清。
自测小方法
1.视野测试:单眼交替闭眼,观察余光范围是否缩小;
2.眼压自检:轻按闭合眼睑,若硬度如额头需警惕高眼压。
预防关键:
早筛查、早干预!
1.定期检查:建议40岁起每年1次眼科检查(眼压、视野、眼底),高危患者可缩短至每半年一次;
2.生活方式干预:避免熬夜及长时间暗光下玩手机,用眼20-30分钟休息5分钟;保持情绪稳定;
3.适度运动:避免倒立、举重等可能升高眼压的动作;
4.饮食调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300ml),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
确诊后怎么办?
及时就诊,及时干预!
1.药物治疗: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降眼压眼药水,切勿擅自停药,定期复查。
2.激光/手术治疗:帮助房水引流,控制病情发展。
谨记!青光眼无法治愈,但可控制,及时治疗能保留现有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