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4-04-08浏览:次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河池“最美科技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的通知》(河科协〔2024〕8号)要求,经医院科研教学管理科初步审核,并通过院长办公会、党委会讨论,现将河池市人民医院拟推荐的2024年河池“最美科技工作者”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4月8日-4月16日,具体如下。
韦合雷,男,壮族,1985年10月出生,广西河池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河池市人民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外科专业教学秘书,胃肠、肛肠、小儿外科总住院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重症外科专家工作组青年委员,中国营养协会会员,广西医师协会肠外与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外科分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广西中西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曾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军区总院)进修半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修半年,擅长普通外科各种肠瘘的治疗,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工作10年来,兢兢业业,关爱每一位患者,踏踏实实工作,工作成绩突出,主持或参与在研市厅级课题4项,拥有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篇,科技成果转化1项,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嘉奖2次,记功1次。
简要事迹:普通外科疾病中的肠瘘,它既可以是普外科疾病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可以是腹部手术,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曾经让多少普外科医生谈之色变、畏之如虎。肠瘘是普外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普外科医生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肠瘘的高发生率以及高死亡率,让无数普外科医生迷茫、纠结。肠瘘这只拦路虎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同样存在,据韦合雷统计自2013年7月开始工作至2018年年底转往上级医院救治肠瘘病例有10余例,其中黄某某病例就是其中之一,在随访过程中了解到他转诊到南京军区总医院,通过了解南京军区总医院8病区是专门的肠瘘及腹腔感染专科,同时也是全军普外科研究所。那里的口号是“来到8病区就像到了您的家,这里不仅治疗您身体的伤痛,还会抚慰您受伤的心灵”。8病区收治的患者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患者,部分来自于国外。2019年03月在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安排下,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启程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8病区普通外科研究所进修学习,韦合雷主治医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主要学习了大量肠瘘、胰腺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损伤、广泛腹腔粘连肠梗阻等疾病的诊治规范,肠瘘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除了包含有小肠瘘、结肠瘘之外,还有胃瘘、胰瘘、食管瘘、子宫阴道瘘、尿瘘等。韦合雷系统性的学习了对该类患者的各个阶段各个难关的处理,如出血、感染、脏器功能紊乱、内稳态失衡以及营养不良等。
在南京军区总院进修期间韦合雷主治医师在肠瘘病人的处理上,不仅掌握了各类繁复的引流技术,而且还熟练的掌握了鼻胃管或鼻空肠管的置入术,通过不懈的努力,反复的练习,也终于熟练掌握了多孔引流管的制作及使用方法,进修结束返院工作后为科室肠瘘治疗带来了显著的成效,科室肠瘘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再也不用因为肠瘘而转上级医院,回院后的第一月韦合雷主治医师立即利用自身所学的肠瘘知识成功救治了一例多发伤的十二指肠瘘患者,后续也不断有 胃瘘、小肠瘘及结肠瘘患者经他专业的治疗后治愈出院,多数肠瘘病人也经腹腔置管引流保守治疗瘘口愈合,不需要再次手术,为病人减轻了极大的痛苦及减少了经济负担,得到了患者及同事的一致好评,2020年7月韦合雷主治医师将多孔引流管的设计方案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并于2021年8月获得新型实用专利证书,为了能给更多肠瘘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痛苦,减少经济负担,在医院领导及科教科的指导下,于2022年12月与广西乐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签署专利技术转让,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前期样品管参数已制作完毕,预计2024年年底成品管投入使用。
韦合雷主治医师不仅在临床工作者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也积极利用工作之余专注于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教学,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三会:会治病,会科研,会讲课,为了不让自己因为临床工作而落下科研、论文的写作,进修学习回院后,立即陆续申报了河池市科技局课题“自制双套管持续腹腔冲洗负压引流在上消化道穿孔病人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预康复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实践研究”及“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研究”3项科研项目,均已获科技局立项。
如对以上推荐对象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地址、电话,于2024年4月16日前邮寄或直接送达医院纪检监察室(直接送达以送达日期为准;邮寄的以邮戳日期为准)。
地址: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中路455号教学综合楼7楼纪检监察室)。
邮编:547000。
联系电话:2278133。
河池市人民医院
2024年4月8日